2017年,江苏省政府出台《关于深化建筑业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打造“江苏建造”品牌,要求推行精益建造、数字建造、绿色建造、装配式建造。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大力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加快建造方式转型升级。
做好先行先试。2017年,在南京金融城二期、丁家庄保障房项目开展智慧工地试点;2018年,印发了《江苏省数字工地智慧安监试点建设实施方案》,同步在南京市24个项目试点示范应用;2019年,确定了107个绿色智慧示范工地建设,省级财政安排了7000万元资金补助,鼓励各示范项目切实发挥引领作用。
加强顶层设计。2020年年初,印发了《关于推进智慧工地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智慧工地建设的总体框架、技术标准、数据对接要求和总体方向,并制定了《江苏省智慧工地(安全部分)实施指南》,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监测预警、现场安全隐患排查、人员信息动态管理、高处作业防护预警、扬尘监测管控等提出要求。
统一建设标准。制定了统一的功能模块标准、设备参数标准、数据格式标准、平台对接标准以及数据看板标准。五项标准的出台,为提升智慧工地各类技术应用软件和系统的集成度,实现数据在项目端、企业端、政府监管端之间有效互融互通提供了保障。
由“点”到“面”深入推进。2020年上半年,在全省范围内推进建设省级智慧工地示范片区30个、智慧工地示范项目近600个。示范片区将实现区域内所有智慧工地项目的数据采集、跟踪、分析,形成数据集中展示平台,内容包括监管业务、人员履职、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和大型机械设备管理等要素数据。
加大政策支持。结合科技创新、污染防治等方面政策要求,加大智慧工地建设支持力度。对实施效果明显的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等级定为优良等次,推荐为省建筑施工标准化二星级以上星级工地。定期公布江苏省智慧工地优秀项目名单和智慧工地应用优秀案例,适时组织全省观摩交流学习。督促建设单位按合同约定保障安全文明措施费用,施工单位制定智慧工地建设费用计划,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依托智慧工地技术推广应用,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大力推行智能化建造和智慧型管理,促进信息化技术与建筑施工管理深度融合,推动项目安全管理水平稳步提升、政府监管效能持续改善,取得了积极成效。
初步探索出信息化安全发展之路。通过试点,确立了智慧工地“五位一体”统一集成的平台框架,联动人员安全管理、塔机与升降机黑匣子、视频监控、深基坑监测等终端,全面监管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环境的不安全因素。
强化了重大风险安全管控能力。归集超规模危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安全交底、监理巡查、验收等重要环节安全管理信息,监督工程各方风险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应用塔机监控设备,支持塔机司机开展全程可视化操作,准确判断吊物吊装过程的运行轨迹,有效识别周边环境,防范群塔干涉、碰撞,避免事故发生。利用智能传感器技术,自动获取梁柱等构件的受力、应变情况等监测数据,加强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监控,精准实时把控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进一步压实从业人员安全责任。督促施工企业总部主要负责人应用主管部门信息平台,及时了解各在建项目超规模危大工程安全管控情况以及项目部安全隐患自查情况等,对于主管部门日常监督检查提出的隐患问题整改建议,企业安全总监必须及时跟踪督办,有效防止企业和项目安全管理脱节问题。
一些企业认真开展智慧工地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为例,其南京分公司建设的7个智慧工地试点项目安全隐患数量下降20%,人均产值超过公司平均值15%。
接下来,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将大力推进30个省级绿色智慧示范片区建设,建设形成统一的政府监管平台。加强行业政策研究,出台智慧工地相关技术标准,实现工地数据的集成分析,建立健全安全大数据模型。力争到2021年年底,实现所有政府投资规模以上新建工程智慧工地建设全覆盖;2022年起,逐步推进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材料管控、质量管控、绿色施工等关键技术应用全覆盖。
摘自 《中国建设报》